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

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(趙薇,2013):青春與後青春

趙薇胸有成竹,首作片長兩小時有多。電影角色名字表明當年的小燕子寄情於主角「小飛龍」鄭微(楊子姍)(樣貌亦像!), 追憶自己的So Young時代,那個倫敦Suede雙子Brett Anderson與Bernard Butler驚豔的90年代


青春
Because we're young, because we're gone
We'll scare the skies with tiger's eyes, oh yeah? oh yeah
- So Young, Suede

正如電影點題作所說,青春應是初生之犢不畏虎,義無反顧,青春原是對現實的不屑一顧。相對於台灣《那些年》的男性視角,《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》以女性視角下的校園愛情故事展現青春的狂傲。鄭微女追男,唱<紅日>,最有火花。阮莞(江疏影)的小男友拈花惹草,女方一早要面對兩難,阮莞堅持,後來對將要無疾而終的愛亦堅持到最後一刻,把現實(婚姻)拋諸腦後,她不曾妥協,青春不朽。

後青春
《致青春》除了有青春的事外,更多的是不青春的事--妥協,與現實的介入。《致青春》比起台灣的《那些年》多了一份成熟,電影開宗明義就表明青春「終將逝去」,《致青春》一早就帶有與「年少輕狂」截然相反的感覺,與《那些年》比較起來老了一代。鄭微的對象陳孝正(趙又廷)因為自幼家貧,過早成為一個穩重保守的男子,二人的愛情終結於男方對現實妥協之時,他選擇到美國深造拿綠卡(大陸人出路!,同《中國合伙人》),他明白沒有前途會令女方吃苦,但接受現實也就殺死了男女雙方的春青,無所顧忌的愛情再也找不回來了!再說,堅持文人本息成為「傳記作家」的張開,終於一事無成,做了最早入世的陳孝正的跟班,現實的殘酷在《致青春》中表露無遺。

電影樂於展現咄咄逼人的現實,讓現實把青春顯得天真,於是《致青春》拍的根本是「後青春」,年紀上的,視野上的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