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

《一代宗師》(王家衛,2013):王家衛、緣份、回頭、香港














王家衛
《一代宗師》足以成為王家衛導演的代表作。緣份、遺忘、時間等一貫主題都繼承到《一代宗師》裡。《一代宗師》亦有王家衛的獨特映象語言。朦朧的背景,虛詞對白,空鏡慢鏡,跳躍剪接,充滿詩意。過量的特寫完全捕捉角色感情之餘,配合色彩光暗對比亦達至以人體面部輪廓切割畫面的美學效果。最接近《一代宗師》的另一套王氏出品是《東邪西毒》,而《一代宗師》把功夫/武俠電影昇華到比《東邪西毒》更高的藝術屬次,其格局之龐大,武打的表現,融兒女私情於武林比拚及大歷史當中,在功夫/武俠電影當中前所未見。

緣份
宮若梅(章子怡)說:「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。」久別容易,重逢困難。重逢得講緣份,能相遇就是緣份。葉問(梁朝偉)與張永成(宋慧喬)於佛山分別後就沒有重逢過。宮若梅也對葉問說:「我在最好的時間裡遇見你,是我的幸運。」葉問與宮若梅各有婚事,然而金樓中有如調情的比武之後,書信往來,「葉底藏花一度,夢裡踏雪幾回」,但葉問因戰亂去不了寒冷的東北。時機不對,緣份也就出了錯。《一代宗師》最後以佛象意象完結,亦點出了王家衛的「緣份」主題。

回頭
宮家「老猿掛印」的關隘在於「回頭」,但回不了頭才是多數人的現實。馬三入滿洲國協和會後不能回頭。宮若梅許諾終身「不留後,不婚嫁,不傳藝」,只有「身後身」,沒有回頭。葉問到香港後亦從沒回過廣州,沒有回頭。《阿飛正傳》一早說過:「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,這是事實,你改變不了,因為已經過去。」《一代宗師》的不能回頭是同一道理。已成定局。

香港
1949年後南來香港的人都沒有走回頭路,「第一代香港人」(呂大樂:《四代香港人》)。《一代宗師》由民國太平盛世說起眾數Grandmasters說明宗師豈止詠春葉問。日軍侵華、國共內戰、共黨建國,因緣際會,各路人馬後來都齊集香港,國民黨特務一線天(張震)的八極拳也在此。大南街上抬頭宮若梅說「不就是武林嗎?」宮寶林一早就說:「念念不忘必有回響,有燈就有人」,意在傳承。燈後來在香港。葉問在香港「為生活」教拳,都搵食至上的實用主義也帶到香港,「只有眼前路,沒有身後身」(安裕:<宗師與忠義>,《明報》)。這當然也是傳承。後來葉問一生「傳燈無數」,詠春發揚光大。宮家六十四手失傳,「宮家沒有人」亦佔了電影一定編幅。《一代宗師》說的也就是中華傳統從民國正朔傳承到香港,是香港戰後起飛的前傳。同期新亞書院的新儒家宗師也南下到深水埗傳燈,與《一代宗師》中的武林中人走同一條路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